詩歌創作是人的意識的一種活動。而人的意識決不能脫離意識的主體即自我而存在。自我是詩人靈與肉的統一,詩人創作的自由狀態就是自我意識的充分蒸發與釋放。正如清代詩人袁枚所說:“詩如鼓琴,聲聲見心。心為人籟,誠中形外。” (《續詩品·齊心》)
陳田貴是對古典詩詞有深厚修養的詩人,他深悟這個道理,所以他沒有盲目的仿古摹古,而是以現代人的眼光觀察世界,燭照現實,從而使他的《種谷臺詩鈔》這部舊體詩詞集,充滿了時代的回響,洋溢著蔥蘢的詩意。
種谷臺是陳田貴的故鄉,位于天水市武山縣馬力鎮傅家門村,這里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包括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的大量文物。陳田貴把自己的詩集命名為《種谷臺詩鈔》,一方面表現了對故鄉的摯愛,一方面體現出對中國古老的文化信息的自動銜接,是頗有深意的。
這是詩集開篇的《憶兒時雨中放牧》:
牧鞭揮指清溪畔,芳草如茵綠波翻。細雨蒙蒙風緩緩,野花簇簇水湍湍。小羊歡快大羊樂,朝景清新晚景妍。山外遙傳火車叫,少年心緒復茫然。
詩人以溫暖而神往的心情回憶兒時的放牧生涯,描繪了一幅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恬淡溫馨的畫面。然而,遠遠傳來的火車叫聲,打破了牧歌世界的寧靜,也擾亂了牧童的心緒。由寧靜到茫然,正是鄉村少年渴望沖出故鄉的拘囿,又不知該如何面對紛繁的外部世界的復雜心態的寫照,而此情此景不恰恰可以讓無數遠離故鄉的少年得以共鳴嗎!
最終,詩人還是在茫然中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并在紛紛擾擾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是他沒有忘記故鄉。他懷著深情寫下了《種谷臺》、《榜沙河》,把家鄉最有代表性的景觀呈現出來。他讀到家鄉四位長者撰寫的馬力鎮的史志后,寫出:“讀罷華章憶故園,心隨明月到家山。魂牽河畔青青柳,夢繞村邊淡淡煙。移動有情傳喜訊,鄉音無改報平安……”(《〈神驥騰飛〉序言》)
詩人對故鄉愛得越深,對故鄉存在的問題就更為痛心疾首。在他懷念故鄉的詩中,不只寫了故鄉悠久的歷史、美好的風光,還寫出了在現代化進程中故鄉由于忽視環境保護而導致的生態失衡。在組詩《狼渡灘》的小序中,詩人寫道:“久聞故鄉榜沙河狼渡灘景色優美,2009年實地一游,周圍開墾使自然環境嚴重破壞,慘不忍睹,以詩紀之”。詩人用對比寫法,先寫出了早年狼渡灘景色的美好:“夢繞魂牽狼渡灘,蔥蘢草甸涌清泉。野花含笑舒眉眼,濕氣和風爽面顏”。然后筆鋒一轉,寫出今天的狼渡灘污染之嚴重:“誰料深春狼渡灘,浮塵冷氣透心寒。何來黑鳥當空舞?風卷塑膜飛滿天”。本應是春色撩人的季節,卻只見“黑鳥”“塑膜”伴著浮塵飛舞,在痛徹心肺的呼喚中,表現了一種可貴的現實關懷。最后詩人又點明了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希望牢記歷史教訓,還故鄉一個山青水秀的明天:“盡日常思狼渡灘,開荒蠢舉裂心肝。唯祈風暖草常綠,碧水涓涓潤故園”。
《種谷臺詩鈔》中有許多詠物之作。這類作品表面上是詠物,實際上是詠懷,也就是借助某種客觀物象表達詩人的情思。陳田貴寫過菊花、牽牛花、曇花、梅花、牡丹等,均是為了透過花的形象,顯示出人的內在精神。如這首《曇花》:“不事張揚不自夸,誰人知曉有才華?含辛茹苦悄無語,一舉成名艷若霞”。這里表面寫的是曇花,實際則展示了詩人所推崇的謙遜的人格、磊落的胸懷。
除去這些托物言志之作,《種谷臺詩鈔》中還有不少詠史的詩篇。諸如《千秋歲·謁伏羲廟》、《姜子牙釣魚臺》、《謁秦始皇陵》、《題李廣墓》、《哥舒翰紀功碑》等。其中有代表性的當是《首陽二賢祠懷古》。
據《史記·伯夷列傳》載:北方有個孤竹國,是殷商王朝的諸侯國。孤竹國君有二子,長子伯夷,次子叔齊。國王很鐘愛叔齊,想把王位讓給他,伯夷知道了父親的心意,主動離開孤竹;叔齊不愿接受哥哥讓給他的王位,也離開孤竹。這就是《首陽二賢祠懷古》之一所寫的:
弟兄讓位品賢良,骨肉情深應贊揚。千載高風昭日月,首陽高聳渭河長。
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姬昌(即周文王)養賢納士,堪為明主,便一起投奔周國。后來姬昌去世,周武王繼位,發兵討伐商紂。伯夷、叔齊知道后,便前去拉住武王的馬韁繩勸諫。等到武王打敗了商紂,被天下人奉為天子時,二人“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史記·伯夷列傳》) 從放棄王位,到馬頭勸諫,再到不食周粟而亡,伯夷叔齊的言行受到儒家先賢的高度評價和贊揚。然而,陳田貴卻在《首陽二賢祠懷古》之二中做出了迥然不同的判斷:
武王伐紂大德揚,正義興邦萬世芳。周粟養人非誘餌,不食而死太愚盲。
伯夷、叔齊不明白人心的向背決定著政權的存亡,只知以臣子身份守臣子之道,最終為守節而餓死。陳田貴批評伯夷、叔齊的做法為“愚盲”,這不僅對于客觀地評價古人,而且對認識今天知識分子的使命,均是有意義的。
另外像他寫《荊州城懷古》:
夕陽輝映古荊城,猶憶髯公百戰雄。赤兔追風驚遠塞,青龍偃月震蒼穹。英杰末路緣驕傲,良驥失蹄欠省躬。一錯鑄成千足恨,江河日下帝謀空。
這首詩寫的是關羽。關羽不只是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更以他的忠義、神勇在民間成為一個神,為老百姓所尊崇。但詩人在高度評價了關羽忠義、神勇的同時,也對關羽失敗的原因做了深刻的分析,表現了詩人對歷史人物多方面的思考,從而達到以史為鑒。
《種谷臺詩鈔》還有許多寫景之作,找住景區特點,寫得傳神、到位。比如《橫琴島遐思》,劈頭便是:“誰架巨琴南海邊,敲弦擊鍵萬千年。”橫琴是珠海地區臨近澳門的一座海島,一般人能聯想到的不過是椰風海浪,藍天白帆。但詩人卻把它想象成一臺巨大的鋼琴覆蓋于大海之上 ,發出恢宏的聲響,令人震撼。再如這首《七星巖幽境》:
靜靜七星靜靜潭,山無言語水無瀾。談天候鳥知何處?紅綠叢中問隱蟬。
七星巖位于肇慶,由閬風巖、玉屏巖、天柱巖等七座山峰組成,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湖面上。吟詠七星巖的詩作很多,陳田貴的詩卻別出心裁,突出了一個“靜”字,把景物和哲思統一起來,素樸的描寫中充溢著一種禪意,引人沉思。
如前所述,《種谷臺詩鈔》得名于陳田貴家鄉的種谷臺,這就給讀者留下了一種心理暗示,這是一部側重寫家鄉的詩集。然而讀完全集約400首詩以后,感到關于家鄉的抒寫只是詩集中很少一部分,大多數作品是寫國內外旅行中的所思所感,其中盡管有很出色的作品,但也有些記錄游蹤的平庸之作。詩人如能扣住種谷臺,加以精選,刪除枝蔓,突出重心,這部詩集將能給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微信:zuojiabao1985 投稿:zjb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