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北京人
中國政法大學中文系黃震云
蔡明演的小品中有一段描繪過北京人有高人一等的心態:人家的北京人。這確實是實情,北京人不是馮鞏、郭冬臨表現的那樣萌萌的愣愣的,而是內斂為主,傻談海吹只是表面現象。北京人,實際很厲害,上海人不是他們的對手。比較起來,北京人確實強勢一些。一幫到外地開會的時候,北京人常常擺出剛從黨中央來的樣子。三里屯村民楊某在上海殺六警察,辦案民警說他是北京人,有心理優勢。其實,他不該有這個優勢,不是在北京就有優勢,嚴格意義說,他不是典型的“北京”人,他該死。
戶口這玩意,從秦孝公九年為戶籍相伍開始就有了,真是中國特色。想做北京人,得先有戶口,一般解釋北京就是有北京戶口的人,所以為了北京戶口,沒少折騰。其實,北京戶口人也分三六九等,也不是有戶口就被認可,內部還是有差別。一次在教師休息室,一位先生痛罵校長,說他媽的就是山東農民,又說教育部長就是安徽淮北的小市民,意思是來自農村或鄉鎮,見識差,所以辦事不力。這兩位領導都是有北京戶口的,但是,北京戶口在北京人眼中還有一個完不完整、純不純的問題。只有你說出你爺爺小時候在前門玩耍,你爺爺在宮里如何,大概才是有根基的北京人。有一次我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宋紅打電話,她說有空到城里玩。原來北京還有城鄉區別,而城里主要指的是二環,也就是大清的,才是城里。至于遠處的郊縣大概和外省差不多吧。北京當地人說身份證的110開頭的才能算北京人,但是不是住在二環內的老住戶算不上北京人。
海淀區的口號是上風上水上海淀,就是說海淀的風水好,那門頭溝、石景山算什么。人家建設的是北京,城八區之外掛的口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學生告訴我一個北京同學盛氣凌人,我問了一下,這位同學不住在二環,而是平谷。北京作為幾百年的皇城,只下屬大興和昌平兩個縣,其他都是河北的,看來這位同學也沒幾天北京。有時候在外面,人問我哪里人?哪里人呢?殺人的時候要驗明正身,見面的時候需要自我介紹,這是我們的習俗。我不覺得我是北京人,我告訴他們是江蘇人。有時候不想說,對方就會猜,蒙古人,是,我是像蒙古人,姓阿伯杜拉默罕默德,我肯吃,我長肉,在他們的心目中江蘇人比較精致,娃娃腔,而我不是,有點粗壯。要照這么推理,那姚明應該是外星人了。各個地方人都有相同,也有不同,彼此差異很大。但地域性在這個時代,越來越淡薄,吃的、穿的、住的、看的大致一樣,所以原有的差異在變小。
那么究竟誰是北京人,我理解不是說你在北京呢就是北京人,大量的打工人氏等相似,他們雖然在北京,有的甚至很有錢和地位,但是他們不會說自己是北京人,最多說北京來的。有一位在中央黨校工作過的同事是有名的牛b,他到哪里都說黨中央來的,吃喝玩樂放得開。他說我們的口號是一幅對聯: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這當然是笑話,不必當真。作為北京市窗口一般的出租車司機,大都是黨中央來的,他們好像每天都給晏子駕車,都參加政治局常委會,而且全世界的事情也都知道,但是他們是草談或者發泄,真正的心里話是不說的。京城之人謹言慎行本是傳統.一個小老鄉曾經笑話已經當上廳局級干部的大老鄉,你看他說的什么呀,打電話只聽清楚一個字,我是楊就沒啦,然后下面安安安安,嗚嗚嗚嗚,不知說什么。這個問題還真有,老北京說話往往在嘴里時間長,說出來慢,可以中途改變發音。這大概是京城味吧,也是一種威懾下的形成的習慣。
其實,京城人內心都有一分緊張,比較小心,自古如此。《詩經》中的《都人士》說:
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于周,萬民所望。
彼都人士,臺笠緇撮。彼君子女,綢直如發。我不見兮,我心不說。
彼都人士,充耳琇實。彼君子女,謂之尹吉。我不見兮,我心苑結。
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如蠆。我不見兮,言從之邁。
匪伊垂之,帶則有余。匪伊卷之,發則有旟。我不見兮,云何盱矣
這首叫《都人士》的詩,寫的是西周時期京城人的打扮,穿著狐皮大衣,沒有什么表情,十分高冷,講出話來一套一套的,那些孩子們帶著緇布冠,十分精神。頭發從后面翹起來,有的卷發,有的高揚,帶著各種裝飾拼,實在是時髦,實在是美麗。現在的女孩喜歡把頭發盤成一個蝎子尾巴,夏天還會借助太陽帽從后邊漏出來。穿越三千年,那時候的人就是這樣的裝束,絕對具有現代氣派。彼君子女,謂之尹吉類似于爺出自某某豪門。至于嘴里說的別介,那是殷商首都的俗語,意思與現在也沒什么區別。由此可見,幾千年來都人士說變也變,說不變也不變,創意有限,有時候時髦的原是最老的。有些人總是想把北京人說成是一個獨立的有特點的群體,什么北京人在紐約啊,真是瞎掰,我看更像東北人在紐約,他們說的根本不對。這個國家最沒有特點的就是北京人,五湖四海都有,南腔北調,什么都吃,習慣更是五花八門。至于京城米貴,也是歷來如此。
不是不想做北京人,但是說話吧,北京人的舌頭在嘴里打轉我也學不會,也不想學。到單位也是全國各地的人,菜市場都是河南人,真的也無處可學。因為我過的是最簡單的生活,沒有病,拿工資吃飯。穿衣服呢,我們喜歡淺色調的,下夏天白衫為主,那種混合式的穿不慣。所以,這輩子做不了北京人,
在北京居住,有北京戶口和單位的一部分人,他們是建設國家來這里的,所以他們被稱為北京人,實際上并不確切,他們大概等于是首都人,首都不在北京,他們是不會來的。只有那些一直居住北京的人民群眾,包括曾經的王公貴族,被稱為老北京的,他們才是北京人。外地來京的有正式工作的應該是首都人。這些人不僅是北京的精英,也是全國的精英,到了國外也是精英。還有一些是在北京打工的人,他們是北京的外地人。像范爺那樣的自稱豪門,其實還是北漂。真正的北京人,我曾經說過應該是娥皇女英二位。但細細想想,其實也不是很合適。真正的北京人老家是在周口店,北京猿人是他們的祖先,可惜被日本鬼子來鬧丟了,所以他們的祖先是什么樣子,已經不知道了。
北京是政治文化文化的中心,實際還不止于此,沒有什么東西政治是不管的。中心的人自然存在中心優勢,那么也必然有心理優勢,這與北京人多半沒關系。北京人的整體優勢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不要以為到北京就優勢了,其實大部分人比在下面更辛苦,更自覺,更努力。說到這里,你還想做北京人嗎?還是做首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