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字幕女-japanese国产在线-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蜜桃网-夜色综合|www.bfwsj.com

您的位置 首頁 > > 詩詞歌賦

桂清揚新詩選

核心提示:桂清揚新詩選(八首) 帝女香魂 ——寫在香港發行《帝女花》郵票之際 桂清揚 帝女花,香港人的情結—— 1959 年的同名粵劇, “落花遍千里萬方 百花冠淚眼謝民望”; 1976 年的同名電影, “落花滿天閉月光 借一杯附薦鳳臺上”; 2003 年的同名電視劇, “倚

桂清揚新詩選(八首)

 

帝女香魂

——寫在香港發行《帝女花》郵票之際

 

桂清揚

 

 

帝女花,香港人的情結——

1959年的同名粵劇,

“落花遍千里萬方

百花冠淚眼謝民望”;

1976年的同名電影,

“落花滿天閉月光

借一杯附薦鳳臺上”;

2003年的同名電視劇,

“倚殿陰森奇樹雙

明珠萬顆映花黃”。

帝女花哦,魂系香江,

帝女花哦,香飄中華。

一款帝女花郵票,

是時代畫卷的戳印,

是藝術經典的回放,

是非遺價值的升華,

更是新時代愿景的展現。

帝女花,是所有中國同胞的情結,

有人說,她是鄧麗君唯一未唱完的歌;

有人說,她是周杰倫唱紅大江南北的歌

(帝女花的通用名即菊花),

“夢在遠方化成一縷香

隨風飄散你的模樣”——

啊,那是帝女花的模樣,

啊,那是紫荊花的模樣,

啊,那是你我他的模樣。

香江不相信眼淚,

只需要帝女花。

一枚枚嶄新郵票

像帝女花般漂蕩在美麗香江,

一簇簇嶄新希望

像紫荊花般盛開在天上人間。

 

 

漢俳組詩

 

桂清揚

 

 

臺風

 

八號風球喲

滾翻往年的香港

靜今日香江

 

瀑布

 

高山的靈魂

誰有躁動的靈魂

誰有真生命

 

氣勢

 

做人的氣勢

如苗族高山流水

酒勢勝長虹

 

茅臺

 

詩的茅臺酒

九蒸八酵五年純

詩焱亦燒春

 

龍宮

 

西游拍攝地

識水簾不識龍宮

替身的命運

 

 

相聚天涯海角

 

桂清揚

 

 

世界上再富有的人,

也買不回自己的童年,

但我們可以,

在美麗的天涯海角,

是傳說,又不是傳說。

世界上再富有的人,

也買不回自己的青春,

但我們可以,

在絕妙的海角天涯,

是傳說,又不是傳說。

只要我們歡聚一堂,

可以重新創造那些精彩瞬間,

時時刻刻。

只要我們同歌共舞,

可以重新創造那些精彩瞬間,

心心相印。

只有真正的友誼無需任何代價,

無論天涯與海角;

只有真正的恩愛無需任何代價,

無論天涯與海角。

 

 

天涯樹,我們的造型

 

桂清揚

 

 

天涯樹,

閱盡人生路——

 

相聚時,

彼此熱情擁抱,

然后是久久的端詳,

深深的問候,

靜靜的傾聽。

到了檳榔谷,

無意采檳榔;

置身亞龍灣,

鏡頭總是聚焦你我他。

重回蔥蘢歲月,

重拾雅致如歌。

啊,天涯樹,

我們的造型,我們的樹。

 

其實,我們無需四面觀光,

天涯樹上的每一片葉子,

都是我們心靈的窗戶,

可以彼此透視;

其實,我們無需八方游覽,

天涯樹上的每一片葉子,

都是我們劃過風雨的臉蛋,

可以彼此欣賞年輪和花紋;

其實,我們無需歷史古跡,

天涯樹上的每一片葉子,

都是我們的人生故事,

可以彼此閱讀、彼此闡釋。

太多的符號,

太多的圖片,

太多的情感,

我們卻無心刷屏。

啊,天涯樹,

我們的造型,我們的樹。

 

天涯與海角,近在咫尺,

我們卻走了大半輩子。

天涯樹上,

綴著游子的鄉愁,

牽著職場的沉浮,

系著生命的祝福。

曾經風口浪尖處,

坐看云起云飛,花開花落;

如今面朝大海,

看春暖花開,沐明月清風。

啊,天涯樹,

我們的造型,我們的樹。

 

啊,天涯樹,

盤踞在崖石上的根須,

是我們的骨骼,

是我們的血脈,

是正氣,是情懷,

是俠骨,是柔情。

天涯海角一棵樹,

昔人用葉舌㖭舐流放的傷口,

我們則用葉舌咀嚼對生命的感悟。

啊,天涯樹,我們的精神長相,

我們的造型,我們的樹!

 

在世界行走,

為天涯樹停留。

 

20181119日深夜,寫于三亞-杭州的航班上)

 

半島詩歌

 

桂清揚

 

 

我們千年一遇

遇見在大鵬半島

在這里的情人島棲息

孕育別樣的詩句

 

在半島詩人的眼里

大鵬是情人中的情人

世界上的情人何其多

唯對大鵬一往情深

 

我們千年一遇

遇見在大鵬半島

詩歌向往遠方的遠方

欲把更多的半島吻醒

 

啊,神奇的半島詩人    

有我們的半島,就有詩歌                                

啊,神奇的半島詩歌

有詩歌的半島,就有我們

 

 

函館夜景

 

桂清揚

 

 

世界三大夜景

在那不勒斯

在香港

在函館

而函館山夜景

其觀賞體驗的獨特

源于地理形狀的獨特

那雙曲弧線造型的半島

像一尾魚骨懸伸于海上——

有人說

只看一眼,不虛此生

也有人說

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是啊,我終于踏上函館的芳草地

宮崎駿畫筆下的西洋小鎮

我終于登上函館山

無數日劇中出現的經典

然而,那一天

臺風來襲,風雨飄搖

我窺見的只是

層層霧靄中

若隱若現的“百萬夜景”

這不是一大遺憾么

 

不,一點也不

我沿著八幡坡展望開去

心中的燈火啊

依然一點一點地亮起

把整個函館又夢幻般點燃

從起初的扇形漸漸變成心形

這登山的意義多么奇妙

正如80歲高齡的金大俠讀劍橋博士

他圖的不是一紙學位的榮耀

而是多一點巔峰體驗

少一點人生遺憾

 

此生逢此境,身外更何求

 

 

摩絲天使

 

桂清揚

 

 

十六歲的上海女孩吳文婕,離世前在病榻上默寫了徐志摩《再別康橋》一詩。她是一位高中生,志摩的鐵粉,現已去世十六個年頭。近日,她的母親委托一位藝術家朋友將孩子珍貴的手稿捐贈給杭州徐志摩紀念館,為志摩、為愛女、也為天下摩絲送上一瓣心香。

——題記

 

(一)

 

在媽媽的心里,

你是天使般的乖乖女——

十六歲的花季,

流星般的歲月。

你愛健身,

愛美食,

愛民國服飾,

更愛閱讀——

你讀《愛眉小札》,

你讀《徐志摩自傳》。

有人說你像林徽因,

有人說你像陸小曼。

一枚豆蔻少女

徜徉在志摩愛的伊甸園。

你甚至通過網友,

收集到劍橋大學的?;铡?span>

那是志摩佩戴過的?;彰??

你曾多次說過,

很想去康橋走走,

看看志摩的詩碑,

追尋志摩和徽因的浪漫蹤跡,

品嘗愛的芬芳——

 

(二)

 

愛、自由、美,

多么令人悸動!

然而,驚濤駭浪的青春期,

常讓你陷入生命彷徨的沼澤

——孤獨、空虛、無聊。

你特別喜歡志摩寫給他女兒的詩:

你去,我也走,我們在此分手;

你上那一條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燈一直亮到天邊,

你只消跟從這光明的直線!

志摩的詩給你勇氣!

志摩的詩給你力量!

但不幸的是,

一場大病把你徹底擊倒了!

20021028日,

你艱難地伏在病榻上,

認認真真、一筆一劃地

默寫完《再別康橋》全文。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

兩周后,你便永遠定格在了——

青春、花季和夢想。

亙古不變的黃浦江啊,

流淌著十六歲的花季——

 

(三)

 

如今,徐志摩紀念館里,

有林徽因的書信手稿,

有陸小曼穿過的旗袍,

又新增了摩絲天使

《再別康橋》的默寫手稿

——這一切的一切,

都是身心靈的完美歸宿。

十六年前的某日,

你輕輕地走了;

十六年后的今日,

你又輕輕地來了,

是和志摩有一場七夕之約么?

你是曳著西天的云彩,

來到西子湖畔的;

你又將隨著西天的云彩,

飛向康橋,飛向康橋邊新建的

——徐志摩花園?

啊,摩絲天使,

默寫手稿,是你鐵桿摩絲的胸徽,

我也有這樣的胸徽么?

孩子,我寧愿不要一切,

只要你花季般的十六歲!

 

 

美姑阿依

 

桂清揚

 

 

西湖水,綠如藍

幾串漣漪蕩過來

阿依差點把腳丫子伸入水中

這位藝校畢業的川妹子

去年中秋夜

就幻想著傳說中的天堂——杭州

此時此刻,

左前方就是雷峰塔,右前方是斷橋

夜空冉冉升起屬于她的那輪明月

 

耳畔突然響起

我借月光回家鄉的曲子

一位大叔輕唱,一位阿姨錄像

阿依不由地想起闊別多日的故鄉

大涼山美姑那地方啊

至美風景,美女如云

南紅瑪瑙,彝族火把節

可在妞兒的心中

家鄉卻是一輪殘月

那里道路崎嶇,紅塵滾滾

懸崖村里

不乏人畜共居

懸崖村里

不乏基狗冰毒

懸崖村里

不乏愛滋孤兒

 

而杭州,卻讓阿依目睹了

真正流動在明信片里的城市

景美、人美、物美、事美

車讓行人,讓她感到做人的尊嚴

一分錢優惠公交卡,讓她享受天堂人的福利

這里的每個人似乎都用同一品牌的香水

那味道聞起來超級舒服

就像她家鄉的桂花香——

她路過600弄的徐志摩紀念館

里面的中秋詩會開得至high

愛、自由、美四個大字

將永久鐫刻在她心的巖壁

 

今天,阿依拖著沉重的行李箱

準備回家——回家——回家

不錯,美姑的月亮固然殘缺

西子的月亮絕對豐盈

但馬可·波羅點贊過的圣境

并非她安心、安身、安業之地

她的故事應開始于她的故鄉

——只為了家鄉的那輪圓月

 

 

 [作者簡介]桂清揚,浙江外國語學院英文學院教授,香港嶺南大翻譯學哲學博士,國家教育部公派英國諾丁漢大學訪問學者。浙江省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委員,香港國際創意學會秘書長。有作品入選《中國當代散文精選》、《2018世界詩選》等。獲首屆“左龍右虎杯”國際詩歌大賽榮譽詩人金獎。出版主要譯著:《呼嘯山莊》(世界文學名著典藏版,2016年廣州花城出版社出版),《桂向明短詩選》(中外現代詩名家集萃,中英對照,2016年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黃元元短詩選》(中外現代詩名家集萃,中英對照,2019年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詩的対話:翠の三重奏》(Trio of Jade,主譯,日本Junpa Books出版社)等。應邀為葉君健全譯本《安徒生童話》珍藏版撰寫“名家導讀”,為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黃亞洲詩集《狂風》作1.6萬字長序。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立場,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系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