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澤峰,作家報叢書部策劃,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
老友劉澤峰先生,便是苦于斯幸于斯的。由于夢想的照耀,使他平凡的生命有了亮色,使他平淡的生活有了傳奇,使他平常的人生添了光彩。悲歡離合、起起落落、人情況味,在他有夢的內(nèi)心里,歷煉成為了淡定的堅韌的性格。早在我任《山東文學(xué)》編輯期間,澤峰先生就與我有了較密切的聯(lián)系,在我們組織的全國性文學(xué)筆會上,有了面對面的暢談。盡管他作為年長的作者,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并不是多么順利,但他對文學(xué)的執(zhí)著,他善于取材,關(guān)注身邊人的品格,令我印象深刻。于是,這么多年來,雖沒有再見多少面,但書信、電話一直沒斷。在這部著作出版之際,先生特囑我作序,非但無法拒絕,實在是樂意做的,雖作不好,情感上是真誠的。
澤峰先生說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是受生活的艱辛和磨難啟發(fā)教育的。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吃透了,不寫不行,不吐不快。我想這是他的肺腑之言。這從他的《新情舊夢》的字里行間,也能品味出來。
開篇營造的氣氛,美景、佳人,引人入勝,這是一個小說家的老道和功力。小說是講故事的,故事講得好不好,主要在于小說中的人物塑造得活不活。“孫紅梅”可以說一出場,一個率真、樸實、利落、愛憎分明的女性形象,就活靈活現(xiàn)向讀者走來。還有“李尚武”的仁厚、能擔(dān)當(dāng)。“劉思佳、孫雨佳、王寶成、巧云”等也是性格鮮明的,而“丁懷生”身上小人物的悲喜,“茍常民”骨子里的齷齪,都是“有戲”的。
當(dāng)然,主要人物“趙祺”的塑造是著墨最多的,其時而怯懦、時而果敢;時而優(yōu)柔、時而灑脫;性格的復(fù)雜多面,主要從他與幾個女人的糾葛中表現(xiàn)的:與巧鳳的坦露、與朱寶潔的曖昧、與陳香玲的游離、與桃花的姐弟戀以及與幾位晚輩少女的收伸。風(fēng)流才子趙祺形象已定格在了《新情舊夢》展現(xiàn)出的群像里。
人物活了,故事講好了,自然靠的是語言。“啟明星笑了” “如果不是遇到你,我一生的感情世界就是一片荒原!”這是詩一般的; “中,咋不中呢?好看,咋不好看呢?香,咋不香呢?想,咋不想呢?”“去去去,我不想聽你吹牛皮”這是生動的,有生活氣息的;“窮家富路,禍從口出”“一個人誰也不敢斷言一生總乘順風(fēng)船”“在那個饑餓的年代有愛的婚姻太少了”都是生活卓見,人生體悟,耐人品味。從書名上看得出,小說是言情的,在語言上,不得不提小說對情欲的描寫含蓄唯美,頗值得借鑒。趙祺一代人的愛情多有坎坷與悲涼,彌漫著一種無常與壓抑的氣氛;小說對新一輩如張繼深、金麗娟等的愛情描寫,則洋溢著青春之美。
作為澤峰的老朋友,的確為他在這部小說中展示出來的才情、寄托和理想而欣喜與寬慰。同時身為編者、作者的老友,也自不必客氣,小說中有些對話過于繁瑣,不夠簡潔;情節(jié)的延展推進均衡用力,戲劇沖突被淡化了……這都屬有待提升的。
“不要忘記!”這是作家一再發(fā)自心底的吶喊與期望。不要忘記什么呢?我想每位讀者都會讀出自己的答案。讓我們再回到小說文本,情種趙祺的仁舉義勇,幻化為一曲慷慨悲歌。我想“不要忘記”最終的追問,連同期許的答案會時常在心底回蕩!
俱不贅言了,以上管見當(dāng)不負與澤峰先生的新情舊誼了,也以此與諸位讀者共勉!
張富英
2014年春節(jié) 于北京
2014年春節(jié)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