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字幕女-japanese国产在线-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蜜桃网-夜色综合|www.bfwsj.com

您的位置 首頁 > > 文學原創

滿園春色惹人愛

核心提示: 這一天盼望已久了,2021年春天之最美的一天,等待了一個季節終于可以實現夢想了。


                   

     這一天盼望已久了,2021年春天之最美的一天,等待了一個季節終于可以實現夢想了。我們要回未來的家,要去看望我們心中的女神,要去看這苑里的老人以及苑里的工作人員,要去參加一場意義非凡的活動。苑里的小樹長得可好?現在工作人員正替我們養著呢!真的今天要去見我們的小樹了,心便激動起來了。

兩周前夫君便問我,3月13日上啥班呢!一定要倒假參與呢!正巧休假,真是太好了,兩人能一起參與這么有意義的活動,真是非常難得的事情。自2020年10月楊凌農高會前期,后稷養老苑便呼吁全社會關心支持養老事業,為發展后稷養老中心的養老事業,開展認養一棵小樹活動,消息一發布即刻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大家網上報名、群里互動、電話報名、現場考察。今天將是何等的壯觀場面啊!心向往之,吃罷早飯,同往常一樣,騎上能承載三人的電動摩托車,這是我們一貫的出行方式,節能,環保、親密,還能享受春風拂面,近距離觀看沿途風景。

   “咱給老人們買些吃的吧!買什么呀!帶些甜點之類的零食吧!”

   “媽媽,你買這些夠不?”小女兒問道。“夠了,哪怕一人一小塊呢!也會讓老人心里甜一會兒。”

拎著食品盒,坐在夫君騎座后面,孩子在車子前面,多像以往回老家看自己老人的樣子。我們沿著中線一路行駛,草長鶯飛的季節里,乍暖還寒的日子里,綠意盎然、一路芬芳。柔美的垂柳象一個個小姑娘,披著秀美的頭發站在初春的路口,讓這個春的早晨別有情調,車子前面的小姑娘大喊:“柳樹姑娘,把你的頭發給我一根吧!我要用它做一個漂亮的花環,我愿用我的十根頭發,換取你一根頭發,可—以—嗎—?”。

車子到了金鐵寨村的路口,向南,街道兩旁的紫李花,已是花團錦簇、珞瓔舒展、點點飛揚、滿樹滿枝的,漫落的花瓣散落一地,也煞是壯觀!微風吹來,樹枝隨風舞動,一股幽香清甜撲鼻而來。路邊時不時的有竄出來小狗,有大搖大擺走路的老母雞,這里是它們的家園,有悠閑自在的村民,三三兩兩的閑聊,司空見慣的看著我們,這一路經常有人走過,他們應該習以為常了吧!出了村子,一直向南,昔日的薛固高中、今日的后稷養老苑已在眼前,以往筆直的通往后稷養老苑的鄉間石子小路,如今已經變作敞亮的水泥大道。

后稷養老苑的工作人員早早就做好了迎賓的工作,還有大門口成堆的周邊村民,以坐或者站的姿態觀望著這里的一切。

走進活動儀式臺前,王亞鳳老師和其它工作人員正為認領小樹苗活動忙的不可開交,走上前打過招呼,今天的認養小樹苗活動正如火如荼,原來群里一百多個人的認養才是序幕,今天才開始正式上演,前往登記認養小樹苗的人不計其數。以前已經認養過的粉色桃心認養牌已經早早的掛在路兩旁,像一串串風鈴在微風中搖擺,我忍不住上前尋找屬于我們的那一棵。

“你們也來了,我們遠遠的就看見你們了”,朋友高興地喊著!噢!原來他們也是一家三口人參與活動,真好!她用她的手捂住我那只因一路拎著禮品盒稍微凍的顯的冰涼的手,霎時間溫暖感傳遍全身。

上午十點,由我們很熟悉的縣電視臺鄧紅斌先生主持會議,活動儀式正式開始,現場古箏齊奏、鑼鼓激揚、歌聲嘹亮、鮮花簇擁,還有一堆堆待植的小樹苗如同小士兵般以蓄勢待發的姿態,齊齊整整的矗立在主席臺一側,準備在院里尋找自己成長的天地。各界人士送來的彩旗、日用品、糧油等在一旁堆積如山。橫幅在后稷養老苑門前及太極廣場上空隨風飄展!好喜慶、好熱烈的活動現場啊!在這里,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我平日里想見而難以見到的老師,也見到了許多名人大家和縣級領導以及縣各部門領導,真是讓人心情激動。

武功縣副縣長贠棟致開幕詞,接下來有我們的家鄉知名文化學者、作家、書法家雷濤先生致辭……

好火熱的場面,我在人群中搜尋張總張海紅女士的身影,這位女中豪杰,我們女同胞的佼佼者,后稷故里走來的女子,武功縣人民的驕傲,我們看到了,她也看到我們了,我們上前握手相擁,今天的張海紅更是滿面春光、精氣神俱佳、一臉和善,她張羅者、策劃安排著,每每讓我看到她,總是會想起池中央的那朵圣潔白蓮,會想起眾多花中的牡丹。

今天第一次聽雷濤老師臺上講話,目睹他的風采,他的氣勢,聆聽他的言語:“薛固中學建立于1959年,當時是薛固農業,是給農業培養技術人才的地方,后來才改為薛固中學,我在這里用了兩年時光讀書,我今天站在母校的土地上,我非常感謝這片土地走出來的女神,張海紅女士,我的學妹,她也是薛固中學畢業的,她幾年之后發家致富,但她把她的全部精力和財力都拉入到了養生養老的事業上,她把一個幾乎荒廢了的母校改造成了聞名遐邇的后稷養老院,我很為她感到驕傲,因為她在后稷養老苑創辦過程中,費勁了千辛萬苦,去年疫情期間,災難一次次地降臨在海虹紅的身上,但是靠著她堅強的意志一路向前,今天的她,紅光滿面、精神抖擻的站在這里,和大家坐在一起享受我們后稷養老苑認養一棵樹的這樣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非常的感慨,一個弱小的女子,她頂著經濟壓力、社會壓力,包括她的家庭壓力,能夠走到今天,我為她祝福,我相信這樣一個堅定的人,這樣一個改變周圍環境的人,給我們帶來福音的人,她一定是有好福好報的……”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響聲。

    兩個小朋友拿著粉色桃心認養牌,興沖沖地跑過來,“媽媽,媽媽,我們找到咱們的小樹了,一個是爸爸認養的桃樹,一棵是你和爸爸一起認養的紫玉蘭……”真好,快去苑里找小樹吧!小嘟嘟嘟起嘴巴不高興了,“可是,媽媽!沒有找到我們的小樹……”,樣子實在可愛,真是個萌寶寶啊!“讓姐姐去陪你找吧”!。“嘻嘻,好嘞……

陜西省慈善聯合會會長薛引娥老師認為,后稷養老苑的風格是她這么多年走過參觀過諸多養老院中我們的風格是最突出的,而且,她也聽到過后稷養老苑里的老人們的真切感受,沒有不說好的。她講到,她的一個朋友帶老人來說是感受一下后稷養老院的氛圍,老人來了之后就不愿意再回去了。薛巨娥無限感慨地說,張海紅同志真是不簡單,對于一般人來說,自己辛苦掙錢,自己花自己享受,但是海紅卻沒有,她把自己辛苦掙來的錢全部投資了養老事業,海紅同志總是為社會做貢獻,為老年人做貢獻,自己卻獨自經歷磨難與考驗。這應該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和理解。

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館長、西農大教授、博士生導師樊志民先生講到,植樹對國家,對社會都非常有用,陜西省以前是黃土高原,大概自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如果航拍地圖的話,我們的綠色向北推動了400公里。這對于我們生活、生產、居住各方面的環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樹木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目前新的四大文明,就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態文明,植樹越來越受到重視,綠色是人們努力的方向,專家分析,一棵樹可以給人帶來好多綠色、制造很多氧氣;另外,也是文學界的朋友心中的文化,農業文化、林業文化,詩詞歌賦文化,里面更多的是這些關于樹和綠色的東西,它是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有句話,“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杏李春暖一家”用在今天的場合非常合適。

陜西省企業發展友誼商會執行會長王爽先生發言: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愛樹種樹的傳說,美化環境是千秋萬代的好活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新時代我們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用我們的愛心,熱情創造愛護綠色環境,用我們的雙手種下一棵樹,種出點點生機,種出片片新綠,讓我們的家園滿地綠色,綠更多,景更美……。

各位名人大家分別發表了熱情高漲的致辭。縣委副書記喬恩平宣布“認養一棵樹”儀式正式啟動。大家懷著激動美好的心情尋找自己的認養牌,去尋找自己的小樹,大家激動、興奮,認養活動熱火朝天,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有三五成群的老師在風鈴般可愛的認養牌中急切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一棵,找到牌子的老師很是振奮,趕緊去尋找自己的小樹,有的爭先恐后上前登記認養,只怕錯過今日留下遺憾,工作人員安撫,今天登記的小樹,會很快安排種植。孩子們找到了去年冬季提前栽好的我們的小樹,我們一家人來到我們認養的桃樹和紫玉蘭樹下,桃樹已抽出嬌嫩的綠芽兒,樣子實屬可愛,紫玉蘭已經是含苞待放,過幾日一定是燦爛無比。我們小心捧起心形認養牌,很有儀式的拍照留念,企盼我們的小樹快快長大!

    已經好多人顧不上吃飯了,包括名人大家,縣級各部門領導以及小學生,大家積極參與植樹活動,有的挖坑、有的澆水,有的搬運小樹苗。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干得很起勁,還不時傳來陣陣的笑聲,好一片熱氣沸騰的勞動場面。


今天的張海紅女士是激動的、幸福的,她在主席臺上分享她的心情,詩一樣的語言是她內心最真實的表達。今天的后稷養老苑是滿目春風,滿院春色,愛的潮水在在這里涌動,那是流淌在海紅心里的暖流,更是每一個人的暖流,海紅把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傳統理念,已經傳輸在人們的心里,在這里得到了大家強烈的共鳴和呼應。張海紅女士通過這次活動,也初見大家的心聲,使關心養老事業的愛心人士的愛的情懷在此釋放,大家的愛心傳遞、大家的熱情向外無限輻射,就像太陽的光芒照萬里。認養小樹的,有個人、有夫婦、有母子,也有團隊,有一人認養一棵樹,也有一人十棵樹,甚至有一人20棵樹,認養活動進行著,大家完全被張海紅以及她的優秀團隊感染了,大家的愛心,在后稷養老院這塊華夏養老福地扎生根發芽,這是一片愛的天地。

張海紅今日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使她更加信心滿滿,她表示在以后的日子里,更是要克服困難,提刀上馬。以不屈的氣概和氣魄,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好一個張海紅啊!您有著張揚的性情,您胸襟似海,氣勢如虹,厲害的了不得啊!

我們今天幾百號人在后稷養老苑餐廳就餐,感受別樣溫情,享受大家庭的溫暖,與老人們用同樣的午餐,飯菜可口香甜,當我們老了以后,這就是我們吃飯的地方。在后稷養老苑吃過午飯,我們去看望老人了,房前屋后有曬太陽說笑的老人、園中小道有悠閑漫步的老人,干凈整潔的房間里有高談闊論的老人,還有兄弟姊妹般親密無間老人坐在一起閑聊,他們看上去是那樣的安詳、舒心愜意和快樂。

院內天氣氤氳、花柳精神,院內玉蘭朵朵開,處處飄香,鳥鳴陣陣,真可謂“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找到自己小樹的老師們無論男女老幼均喜形于色。認養樹的種類各不相同,有櫻花、玉蘭、紫李花、海棠、臘梅、青竹、桂樹、銀杏、松樹、柳樹、銀杏樹等;更有桃樹、梨樹、蘋果樹、李子樹、石榴樹、核桃樹等。南院北院、房前屋后,東西兩側,左邊右邊,早已規劃完美,布局合理,分A、B、C、D、F等區域,真是煞費苦心,別有用心。我們去拍照吧!留住養老苑現在的模樣,也留下我們當下的模樣;暢想多少年以后養老苑的樣子,以及以后的我們。后來的日子里,我們一起徜徉在這屬于自己的庭院里,享受生活、安度晚年,這將是多么浪漫的事。

要回去了,小女兒說:“媽媽,你說張海紅阿姨咋就這么厲害呢!我們要向她學習呢!”。“是的!很厲害,我們必須學習”。路邊的野花一團團,一簇簇,泛著藍盈瑩的光,而我也聽到了花開的聲音,一路上我在思索,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無法和海紅相提并論,更談不上大愛,那么就從小愛開始,往后今生都做有光之人,做有愛之士,努力讓自己成為發光的載體,成為愛的傳播者和奉獻者。想著想著心便越發地亮堂起來了,我要做健康養生的使者,而且要越做越好!我們一定要有一顆愛他人的心,讓愛傳遞、讓愛傳承。后稷養老苑,我們會常來,來為養老事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以下是夫君朱鵬為本次“認養一棵樹”活動作的一首詩

七律—認養一顆樹活動有感(新韻)

        三月陽春萬象新,養生苑內愛心真,

        標牌句句祈福滿,寄語行行賀愿深。

        桃蕊枝枝將麗艷,玉蘭朵朵正繽紛,

      合家認養幾顆樹,明日繁花似錦臨。

 

  作者簡介: 梁敏霞,醫務工作者,咸陽市作協會員,武功縣作協會員,喜歡讀書、旅游,愛好文學。喜歡用詩歌記錄生活,作品見于《有邰文苑》《延河》《作家報》《咸陽日報》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和其它網絡平臺。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立場,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系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