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江蘇省鹽城市網絡作家協會射陽分會副主席、射陽縣行政審批局董樹印同志從北京捧回了由中國百度新聞、中國騰訊新聞、全國首屆文化界勞動模范組委會聯合表彰的2022年度全國首屆文化界勞動模范“中國文學界勞模”獎牌。這一金字招牌是對他三十多年新聞從業經歷的客觀評價和高度肯定。
多年來,時常出現署名為“董素印”的文章見諸報端和平臺網絡,這些是董樹印同志的筆名文章。在三十多年的新聞職業生涯中,董樹印同志始終堅持執著追求,孜孜努力,勤勉實踐,筆耕不輟,從一名基層通訊報道員成長為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專職編輯記者,后又成為縣行政審批局的一名專業文職人員。期間,他撰寫編輯了近兩千篇(檔)新聞稿件(節目),被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新華日報》《鹽阜大眾報》等各級新聞媒體采用,30多篇(檔)新聞(節目)受到省市表彰,其中2010年至2015年編輯的《射陽新聞》廣播節目,連續五年被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評為優秀新聞節目;特別是近年來他撰寫的近300篇關于“放管服”改革的新聞,全方位宣傳射陽、推介射陽、提升射陽;有人說,射陽縣行政審批局獲得的“全國優秀政務服務大廳”“全省最佳縣級政務大廳”“省文明單位”等殊榮中,無不浸透著董樹印同志的辛勤汗水。
經過多年刻苦努力和探索實踐,董樹印同志將自己錘煉成為集采訪、寫作、拍攝、編輯業務于一身的新聞多面手,成為新聞業界知名的行家里手,《鄭友東的蔬菜致富路》《老臺胞簽名盼統一》《射陽首創ABC招標法有效規避違標串標》等數十篇重量級新聞被中央主流媒體采用。同時,作為鹽城市作家協會會員,他充分利用業余時間積極開展文學創作,出版的散文集《歲月留痕》,收錄了他近年來創作、發表的詩歌、散文作品150多篇近30萬字,其中的《空鎖的老宅》《佇立“紅船”旁》等多篇作品在國家和省市級文學大賽中獲獎。他以新聞、文學等多種形式,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地宣傳、展現家鄉改革、發展成就,以高度的職業敏銳和敬業精神,詮釋了新聞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小我大愛。
(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