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霸上海教輔書市場20多年的華東師大版《一課一練》即將在英國出版分冊。這一消息經由媒體報道后迅速引發熱議。中國的基礎教育常被詬病為“題海戰術”,那么,本土制造的教輔圖書何以在海外受到青睞、走出“國門”?
數學教育家張奠宙從事數學教育研究多年,曾任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執行委員。在他看來,《一課一練》能夠譯成英文在英國出版,對基礎教育是鼓舞,對于樹立我們的教育自信很有裨益,也值得教輔出版工作者思考。
《一課一練》出口英國,也引起了對中國基礎教育方法的討論。王焰告訴記者,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教輔圖書輸出素有傳統,數學教輔尤其受歡迎,自2000年以來已輸出數學教輔52種。輸出市場也從我國港臺地區拓展到韓國、新加坡,這次則是首次進入歐美市場。
“《一課一練》能走出國門,并非偶然,這是中國數學教育多年積累的體現。”張奠宙認為,中國數學教育博采眾長,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具有自己的優良傳統。其中,大多數學生具有扎實的數學基本知識和數學基本技能,這一點尤為世界各國的數學教育家贊賞。
張奠宙強調:“熟能生巧,數學是要動手做題的。基本知識要熟悉,基本技能要熟練,非有一定強度的練習不可。一課一練,就是這種優良數學教育傳統的體現。”
倪明介紹,《一課一練》的英國版,定名為《上海數學一課一練》,共有11冊,分別對應英國從小學到初中的11個年級。“把‘上海數學’放進書名里,就是因為英國方面非常重視上海在基礎教育,尤其是數學方面的教育經驗。”倪明說。
而“一課一練”,不等于“題海戰術”。倪明說,如果大量做同樣類型的題、不合適的題,學生的學習效率反而會很低。而經過教學研究,精心挑選習題的教輔,可以讓學生做比較少的題就能掌握核心知識,對減輕學生負擔是有利的。
“中國的教育有缺點,過度的教育競爭和教育功利主義確實存在。中國的教育也有它的成功之處。我們不可夜郎自大,卻也不可妄自菲薄。”張奠宙提醒,“數學是最具國際比較性的學科之一,數學教育應該更加努力工作,領先一步,走向世界。”
“中國教育出版物,一向是‘入超’,不斷引進國外的理論。了解世界的教育潮流固然重要,但是總結自己的經驗也不可忽視。‘一課一練’走出國門,啟示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要在吸收國外優秀經驗的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并應提升為理論形態,在平等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同行進行交流。”張奠宙說。
■更多精彩請掃下方二維碼,或微信搜索 zuojiabao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