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文學》總編輯肖雪濤的最新力作《遇見》近日由南方出版社隆重推出,為讀者帶來一場滌蕩心靈的文學盛宴。這是繼廣受好評的《半途》《思之夢》之后,肖雪濤詩歌創作的又一里程碑式作品。
這部裝幀典雅的詩集由當代著名詩人孤城傾情作序,詩壇名家大衛親自擔綱編輯,從策劃到成書歷時兩年精心打磨。詩集以"遇見"為靈魂主線,匠心獨運地分為"故園之遇""知音之遇""親情之遇""美好之遇"四個華彩樂章,宛如一首宏大的交響詩。
肖雪濤以其特有的語言煉金術,將平凡的生活瞬間淬煉成永恒的詩意。在《巷口的槐花》中,他寫道:"五月的信箋飄落/老屋檐角的風鈴/搖醒半世紀前的童謠"。這樣的詩句既保留了口語的鮮活,又蘊含著古典詩詞的韻律美,展現出詩人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
詩集中,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令人嘆服。在《父親的手掌》一詩中,"溝壑縱橫的紋路里/流淌著松濤與麥浪",將具象的掌紋與抽象的生命歷程完美融合,創造出令人心顫的意象群。這種"以實寫虛,化虛為實"的創作手法,使整部詩集呈現出既厚重又空靈的美學特質。
尤為難得的是,詩人通過對"遇見"這一主題的多維詮釋,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精神宇宙。從故鄉的一草一木到生命中的至親摯友,從轉瞬即逝的美好片段到永恒的人文思考,肖雪濤以詩人的敏銳和哲人的深度,完成了對生命際遇的詩意解碼。
文學評論家指出,《遇見》既延續了肖雪濤一貫的真性情寫作風格,又在藝術表現上實現了新的突破。詩集中那些"帶著體溫的文字",既是個人情感的真誠流露,又超越了個人經驗的局限,抵達了普遍的人類情感共鳴。
這部詩集的面世,不僅是肖雪濤個人創作生涯的重要節點,也為當代漢語詩歌增添了沉甸甸的佳作。正如孤城在序言中所說:"《遇見》讓我們重新發現,詩歌依然是照亮塵世最清澈的光。"目前,該詩集已在各大書店及網絡平臺上線,引發讀者熱烈反響。
作者簡介:肖雪濤,筆名孤帆,安徽無為人,定居北京。《華中文學》總編輯。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林業生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綠色時報》《人民武警報》《詩選刊》《星星.詩歌原創》《詩歌月刊》《綠風》《鴨綠江》《生態文學》《黃河黃土黃種人》《黃河》《奔流》《今古傳奇》《長江叢刊》等150多家報刊。少數作品入選各年度詩歌選并偶獲小獎。著有詩集《半途》《思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