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恒汕這首氣勢恢宏的抒情長詩以甘肅民樂縣為抒寫對象,通過多層次的文化解讀,展現這片土地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蓬勃的時代精神。全詩以"讀"為脈絡,從地理特征、歷史變遷、人文傳承和發展愿景四個維度展開:
開篇以"沉睡的巨龍"和"白首的巔峰"象征民樂的地理特征,繼而通過漢字意象和農耕文明揭示其四千年的文化根脈。詩中連續以"我們讀民樂"的排比句式,依次展現與羌戎月氏、匈奴突厥等古代民族的對話,與霍去病、隋煬帝、李白等歷史人物的神交,與石窟文化、佛教傳播的精神共鳴,體現這片土地作為河西走廊重要節點的歷史地位。
詩歌后半部分轉向現代視角,既描寫民樂人民戰天斗地的奮斗精神,又展現其融入"一帶一路"的開放姿態。最終升華到"安居樂業""氣壯山河"的時代贊歌,完成從歷史到現實、從文化到精神的全方位解讀,塑造出一個既有厚重歷史又充滿生機活力的民樂形象。
身兼藝術家與實業家的恒汕先生,是一位跨界詩人,具有超凡的藝術表現力。全詩語言磅礴大氣,意象豐富多元,樂府古韻與西北民謠起時空的完美融合,將地理景觀、歷史人物、文化符號熔鑄一爐,形成一部跨越時空的地域文化史詩。堪稱精品力作,值得賞評!
(張富英,中國影視制作產業協會劇評推介中心副主任,《作家報》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