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玄,本名:李雪梅,新疆作協會員,作品散見《詩歌月刊》《詩選刊》《星星》《詩潮》等期刊,有作品入選《大詩歌》、《中國年度優秀散文詩》等選本,現居新疆博樂市。
蛙 聲
綠樹漸成蔭。夕陽隱成月下的勾弦,閃爍。彈撥。像從隆冬走回的流水。
浸潤的棉田記住了四月,先是空空,繼而娉婷。
蛙鳴制造了生長的現場。
每一次夜風經過,都有唯美的歌聲。躬身傾聽的人總是最先獲得藍天,光,遼闊的親近;總能在空山中接近天籟的本質,在一池平靜中沖刷接近靈魂的殘缺;把背負的欲望卸進一顆種子破土前的泥淖。
此時,我們被黑夜甬道盡頭的微光牢牢鎖緊。
伸出柵欄的手,也許并不能接住黎明,光的普照。而白晝就站在布滿蛙鳴的水岸,等你探視。登上斜坡的風,努力把黑夜埋進植物的掌心,讓一滴露珠不僅僅成為潮濕,還有了涌入大海的決心。
時間遵循生長的法則,遠而又遠的河岸成為漂泊的定義。誰沒有了出蛹的決心,便倒置在流年,固步自封。
我們有理由相信蛙鳴正傳動著大地生長的顫栗。
秋天落滿果實,我們獲得豐年。
春天的鏡像
虛構的春天一度擠滿鶯飛的翅膀,它們在三月的墻壁上開始留下指紋。
房間里的人抽出身體里生病的肋骨,被影子召喚、示意,點起燈盞,在筆直的芯火中尋找被黑暗投擲過的理想。玻璃映出光芒,消隱在群山之后的消息開始啟程——
沉沒于巨浪下的巖漿重新翻涌;
漂浮于幽暗之河的霧靄沖出鴿子的哨音;
懸掛在樹梢的鳥鳴,打開內心的羅盤,認真地修復缺失在冬季的純音。
而北方,仰起干凈的面孔反射陽光。麻雀們守著單薄的內心彼此交換感情,在大地與天空之間被風的胡須一遍一遍整理出發的心情。荒原漫漫,帶著火焰上路的馬車揚起宗教的鞭子抽出金黃之詩———
渡,靈魂,予飛升。
黑暗之境
星星是黑暗嚼碎的銀子,遍布夜空。
沿著恒遠的方向,每一截粗糙的骨頭都有擁抱它的信仰。
多么深遠的根植,沙土之上,人間喧嘩。漂浮的命運之海漫過來,解救的桅桿遞來引航的風霜。鳥翅在揮動,我也站在時間的經緯舉起臂膀模擬一次絕望的飛行。那些被窺視的、覬覦的、詆毀的、熱愛過的,都長成了身后的風雪——
我走過它,回到海里,成為夏日里沐浴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