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字幕女-japanese国产在线-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蜜桃网-夜色综合|www.bfwsj.com

您的位置 首頁 > > 文學原創

印象:嚴歌苓 山東 鄢敬誠《作家報》2017.12.22. 第51期(總第1089期.執行總編輯:李長洲)第三版

核心提示:印象:嚴歌苓 山東 鄢敬誠 寫作一些對于作家嚴歌苓的印象的文章,應當是我蓄謀已久的事情了,因為自己正在寫作出版一本叫《生死尊嚴》的書,急于出版紀念已故三周年的母親,而耽擱了下來,好在我的書已經國家出版署批準,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已了卻我紀念

印象:嚴歌苓

山東 鄢敬誠

 

寫作一些對于作家嚴歌苓的印象的文章,應當是我蓄謀已久的事情了,因為自己正在寫作出版一本叫《生死尊嚴》的書,急于出版紀念已故三周年的母親,而耽擱了下來,好在我的書已經國家出版署批準,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已了卻我紀念母親的心愿,但是,2017年的歲末卻臨近了,似乎不把對作家嚴歌苓的印象寫出來,2017年就會留下創作生活中的遺憾似的,于是,我將印象中的嚴歌苓寫出來,與大家分享讀書的收獲與快樂。

最初,我是從嚴歌苓的書中認識她的,原因是馮小剛導演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中獲得最佳導演獎時的一段即興演講,他說,有一部叫《芳華》的電影正在拍攝中,是描寫部隊文工團生活的作品,電影節的現場還播放了一組拍攝花絮,于是讓我記住了這位名導演的最新作品,因為我喜歡看電影,所以,總是在第一時間捕捉新的電影信息,這或許是我的愛好,但也跟我的電視記者工作密不可分。

有一天逛書城,無意間發現了這本名叫《芳華》的書,作者是嚴歌苓,于是出于好奇就買下來讀,事后,我給朋友們介紹嚴歌苓的作品時總是說:我以前是很少讀小說的,但是讀了她的作品后,開始喜歡啦,我讀他的小說《芳華》《床畔》和散文集《波西米亞樓》都非常棒,她的棒在于作品有一種真誠感!

這就是嚴歌苓留給我的第一印象。從那時,我不僅關注她的作品,還從她的作品中了解到弗洛伊德關于人格的三段論:本能;自我;超自我。她在書中寫到,孩子向成人的成長,是本能向自我的進化,而普通人變成英雄,則是自我向超自我的飛躍。在我的少年時代,沒有任何職業比當解放軍更神圣和榮耀。因為那是一個崇尚英雄的時代。一點沒錯,嚴歌苓出生于上個世紀的1958年,比我年長5歲,2018年將迎來她的60華誕。我們那個時代,對于軍人有著特殊的情結,感到當兵是那么的無上榮光,于是,她12歲進入部隊文工團跳芭蕾舞,我18歲參軍當上特種部隊的偵察兵,我們都有過部隊生活的經歷,盡管崗位不同,但是都曾有軍人的稱謂,這一人生的經歷,也使她的作品里有了濃濃的軍人味道,也就促使我加深了對她的印象。當然。她在其作品中還介紹了英國作家D·H勞倫斯的著作,讓我讀到勞倫斯現代文學經典的扛鼎之作,看到了廢墟上的生命童話,讀到了一首人性的贊美詩。這一點應當真得要感謝嚴歌苓的引導。

于是,我就在想,如果能夠見見嚴歌苓,聽聽她對于創作的闡述該有多好!在當時可以說這僅僅是一個夢想吧,因為嚴歌苓從部隊文工團,幾經命運的周轉,先是當上戰地記者,后又出國留學,成為好萊塢編劇家協會成員,遠嫁美國外交官,雖然家居柏林,但卻是常年在世界各地間奔忙,與她相見,就好像是“亞洲的熊貓與非洲的藪貓談戀愛”簡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然而,“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2017年8月10日上午,我在電視生活服務頻道《生活在線》欄目的辦公室查閱嚴歌苓曾經的作品《人寰》時,無意間看到了有關于她的最新動態,當日下午來青島書城舉行讀者見面會,簽售新作《非洲手記》,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不可思議!機會就這樣真的來了,而且是為有準備的人而來的!

放棄了午休早早來到了現場,好久不拿照相機的手卻已在摩拳擦掌了!

比約定的時間還是稍稍晚了一些,因為她從嶗山回來的路上堵車。

一襲白色的連衣裙,樸素大方。嚴歌苓款款走來,年輕自信的神態,與她的實際年齡大相徑庭,這不禁使我想到她曾對年輕與美麗的闡述:“年輕是一種振奮和燃燒的狀態,美麗源自靈魂的豐富和坦蕩”。

她沒有刻意粉飾與裝束自己,應邀侃侃而談自己的創作體會,廢話極少,簡潔明了,看得出她是隨和的、有專業秀雅的范兒、更有文化滋養的內秀。她說她在文工團期間來過青島,那時的青島人很少,清閑而秀美的城市風貌,沒有現在這樣的高樓林立,馬路擁堵,這是她第二次來青島,不過,現在的青島也是有現在青島的好!她的開場很中肯,一如她的作品毫無掩飾,暢快直言。此刻,我為她拍攝下大量的鏡頭,真實地記錄了她的這樣一次見面。

她談到許多的觀點我是贊同的,似乎是一種久違的契合,比如她對讀書與寫作的看法,她認為,讀書要慢慢讀,生活要慢慢的品。生命本來就很短暫,何必那樣的匆匆忙忙,手忙腳亂的。她并不把寫作當成是一種苦差事,反而覺得很開心。我讀到一本朋友贈送的時尚雜志,有一篇對嚴歌苓的專訪,她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談到:我現在的習慣是,在八九點鐘家里人都出門以后,我開始寫作,寫到一兩點結束,下午還有大把時間,什么也不耽誤。寫作前,比如我會準備好高檔的稿紙,干爽的棉襪、辣面條、一瓶陳年的紅酒。辣面條是為了保持思維亢奮。寫完以后,躺進浴缸里泡一個澡,喝一杯紅酒,也就不會覺得這一天的工作有多辛苦了。我試過用電腦打字,但操作不熟練,寫好的東西總是找不到。還是稿紙更有質感,一沓一沓寫完堆在旁邊,多有成就感啊。

這就是嚴歌苓,看上去好像她對寫作的環境有很高的要求,其實,當你讀一讀她的散文集《波西米亞樓》其中的文章之后,在他的成為國際華人中著名編劇和作家之前,無論是家庭、還是軍營、無論是跳芭蕾,還是當戰地記者、當鐵道兵部隊的專職創作人員,無論是婚姻,還是部隊專業后的專職寫作,更有甚者是她在美國形同“乞丐”般的勤工儉學、體驗生活,都經歷了不為人所知的異常艱辛,正是這樣人生的種種磨難和來自生活的積累,才成就了今天的嚴歌苓,于是,我感到了她的作品真實而飽滿,情真而意切,充滿著真誠和善良情懷,充滿著對世間萬物生靈的敬畏!

嚴歌苓說:“寫作不是逃避現實的方式,而是通向自由的出口”

讀書和寫作,可以滋養一個人的生活和性情,這非常得好,非常的有道理,正所謂“大道至簡”。比如她說要想寫作,就要多讀書,多走出去,多長見識,放開自己的眼界,使自己站的更高一些。因此,她經常游走于世界各地,她說:“我在一個地方住的久了一點,就會感到發慌,就會內心有一種不安全感。”我理解她的話外之音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

見面會不過一會兒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但是嚴歌苓留給我的印象是長久的,其中,不僅有她真實的毫無做作之情的音容笑貌,也有她編劇的電影作品,比如陳凱歌導演的《梅蘭芳》;比如章子怡主演的《危險關系》;比如張藝謀導演的《歸來》;還有由她編撰的解說詞,由成龍解說的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也還有陳沖導演的早期作品《天浴》。除了耳熟能詳的的電影作品外,嚴歌苓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她的文學創作,她的作品恕不一一舉例,總體上是,平實之中見神奇之筆,有文采,有生活,有擔當,有耐心,不浮躁,紀實性的,敢說真話的,有情感的,有歷史的,也有當下現實的記錄,樸實而無華,真實而坦誠。這就是我對作家嚴歌苓的粗略印象罷。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服務頻道)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立場,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系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
返回頂部